糖尿病屬於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,小編在這裡整理了一些糖尿病的基礎常識,分享給各位糖友。
糖尿病是什麼?
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異常疾病,跟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息息相關。當身體欠缺胰島素或功能不良時,無法將血液裡的葡萄糖送到細胞,使得血糖濃度升高。
糖尿病可分為4大類型:
- 第一型糖尿病:又稱幼年型或胰島素依賴型。因自體免疫失調摧毀了分泌胰島素之胰島細胞所致,發病後,終身需注射胰島素治療。
- 第二型糖尿病:俗稱成年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。第二型糖尿病是血糖從正常到不正常緩慢發展的歷程,症狀不明顯。目前認為和家族遺傳、生活習慣及肥胖有關。
- 妊娠糖尿病:懷孕期間發現糖尿病,發生率約1~3%。
- 其他:因胰臟發炎、外傷、自體免疫疾病、基因異常、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等原因引起的糖尿病。
最常見的為第一型、第二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。目前台灣糖尿病患者90%以上是第二型糖尿病,且隨著年齡增加,胰臟的功能下降,罹病機率愈大。如果放任高血糖不處理,容易引發造成全身併發症。
糖尿病前兆有哪些?初期症狀要注意
糖尿病前兆是指患者血糖高於正常值,但尚未進入糖尿病標準的階段,與糖尿病不同的是,糖尿病前兆是可逆的,患者可透過調整飲食、運動以及適量的藥物輔助來改善血糖。
但糖尿病前兆症狀不明顯,統計更指出多達三分之一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血糖問題,往往在確診後才發現。其實糖尿病前兆還是有跡可循的,當血糖過高時,最常見的初期症狀便是喝多、吃多、尿多以及體重減輕,也就是俗稱的三多一少症狀,除了上述4症狀外,長時間的高血糖會使患者感到疲勞、傷口難以癒合、反覆感染甚至影響視力,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就醫量測血糖。
為什麼會得糖尿病?原因為何?
糖尿病的成因包括胰島素供應不足或是胰島素使用能力下降(胰島素阻抗)。糖尿病主要可分成3種類型,第一型糖尿病多與遺傳有關,第二型糖尿病是由於食用過多精緻食品以及肥胖造成,第三型糖尿病則是將一二型排除後歸納出第三型,常見的第三型糖尿病包括妊娠糖尿病、藥物誘發(類固醇)的糖尿病等。
其中一些易得糖尿病的性質如下
- 體質:如第一型糖尿病是先天遺傳,或是自體免疫疾病。
- 生活習慣:高糖高油飲食、運動量不足、肥胖等。
- 睡眠不足:《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(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)》的研究指出,受試者的平均睡眠為7.3小時,當睡眠時間大於或小於平均值時,胰島素敏感性就下降,進而增加糖尿病風險。
我要怎麼確定我得了糖尿病?判斷標準是什麼?
糖尿病的判定一般先從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觀察,輔以葡萄糖耐受試驗來診斷糖尿病。
- 糖化血色素(HbA1c,也有簡稱為A1C):檢測長期血糖狀況
糖化血色素是一種可以檢查長時間血糖的控制情況的重要檢驗。
紅血球在人體的生命週期約4個月,糖化血色素的比例由此可反映過去3~4個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情況。
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應介於4.3~5.6%之間,若超過6.5%就可判定為糖尿病。
- 空腹血糖:8小時未進食的空腹血糖值
空腹血糖是8小時沒有進食,體內每100克血漿所含的葡萄糖濃度。
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在100mg/dL以下,當血糖值超過126mg/dL即為糖尿病。介於100~125mg/dL之間,則屬於「空腹血糖障礙(Impaired fasting glucose,IFG)」,建議做進一步的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。如果檢查結果超過200mg/dL,可確診是糖尿病。
- 餐後兩小時血糖值:明瞭身體對於糖份的代謝能力
在空腹狀態(還沒吃早餐時),喝下75克的葡萄糖溶液,並在120分鐘檢測血糖值。一般人喝下糖水後30分鐘到1小時,血糖會上升到最高值,隨著胰島素開始作用,血糖值也會緩緩地下降,約在兩個小時後回到檢查前的狀態。可以此了解身體對糖分的代謝能力。
正常的餐後2小時血糖應在140mg/dL以下,超過200mg/dL即為糖尿病。介於140~200之間mg/dL,則屬於「葡萄糖代謝障礙(IGT)」。
血糖機推薦:
高精準 低疼痛 二次採血 協助記錄血糖
自2021年起泰先齡公司為台灣安晟信公司 ( Ascensia Diabetes Care ) 旗下之優安進、優安康等所有系列血糖監測產品之獨家代理與販售經銷商